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波罗的海,电缆断裂!
川普的成长秘辛:家庭和大学如何塑造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总统
萝莉岛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恐怖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提升班级幸福指数的关键点,都在这四个维度上
Original
星宝
星教师
2021-12-23
▲ 年会进行中,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参与远程学习
11月20~21日,一班一世界主题峰会在重庆顺利举办,作为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月核心专场之一,此次峰会以 “班级小气候”为主题,诠释了关于班级生长的高度和宽度。
当下,教师既要感知教育的“大生态”,理解教育的核心逻辑和未来走向;也需要驾驭教育的“小气候”——那些贴近学习现场的,人人有体感的“教育温度、湿度与土壤”。“大生态”由一个个“小气候”构成,关乎的是理性、方向;“小气候”关乎的是目标、流程、场景和细节。
由此,本次峰会解构了“班级组织新形态”,从班级的顶层设计出发,探索真正民主、有发展力的班级组织结构与运营方式;呈现了“学生评价新动能”,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透视评价所具备的丰富内涵与育人功能;讲述了“教室赋能新场域”,每一间教室都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共生共长的“生态园林”;展示了“班本课程新样态”,认识班本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指导教师通过课程育人。
以组织优化、评价升维、场域赋能、课程育人四个维度,给参会人员带来对班级成长的新认识。
美好的班级:
一定让孩子流连忘返、一生不忘
蒲公英教育智库培训事业部总经理吴虹女士在开幕致辞中讲述了美好班级的样子:
当班级不再被定义为简单的学习空间,而是激活潜能、照应生活、鼓励交往的文化场域,它就具备了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一生不忘的独特魅力。
而一位班主任最大的乐趣,就是亲手打造了一间这样的班级。
他们会通过制度、民主、文化的建设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精神长相、独特味道;他们善于读懂孩子,眼里有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足迹;他们擅长科学育人,对孩子秉持理解倾向,不做强干预,始终定位于辅助支持者的角色;他们支持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搭建各种个性化成长的阶梯,用专业的班主任思维,体现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价值。
期待能与大家协同探讨,班级组织变革的现在与未来,用一间教室的高度和宽度,提升班级“小气候”的幸福指数。
班级组织新形态
-
班级组织变革的现在与未来
李娜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博士
今天的班级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明天的班级将会进行怎样的变革?李娜从班级形态变革、班主任制变革、内部结构变革、外部结构变革四个方面一一进行了回答。
针对班级形态变革,首先要了解班级长什么样、为什么要走班。她建议最好建立行政班+教学班的形式,以形成整体育人的教育性组织。
针对班主任制变革,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从“主业”到“专业”:走专业发展之路。此外改变看班的管控角色,发挥班级教育的重要价值,成为班级教育引导者。
针对内部结构变革,传统的班级等级制非常明显,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所以内部结构变革应从等级制到扁平化,平行管理我们的班级;从集权式到分布式,管理的责任分布到每个学生身上,才能实现小组自主合作式扁平管理,达到“小岗位大舞台”自主管理。
针对外部结构变革,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应该为教师学生服务。让班级站在学校结构的正中央,彻底改变班级作为”被管理者“的地方,有意识地从制度上推进班级+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 班级小组如何进化成为合作学习型团队?
覃丽兰 湖南省特级教师,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
从建设准备,建设模式,再到运作技巧,覃丽兰完整地呈现了一条建设合作学习型团队的路径。她认为,合作学习型团队的建立,既要做好团队氛围的准备,要因班制宜,因人制宜,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组建适合的学习小组,还要给孩子多种学习模式的选择,如雁阵互助型、学习综合能力型、单项学科能力型、社团兴趣爱好型、工作职能型等,要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此外,她总结了合作学习型团队建设七要素:1.身份要素:小组名称,彰显小组独特魅力;2.目标要素:共同愿景,勾画小组美好蓝图;3.精神要素:口号组训,传递正念提振精神;4.规则要素:小组约定,规范小组管理;5.职责要素:组员分工,加强组内分工合作;6.程序要素:职业操守,规范履行职责;7.激励要素:班级评价,激发小组战斗力。
- 项目制管理,让每一个学生做自己的CEO
白雪 成都市实验小学课程中心主任
有着12年班主任经验的白雪老师,因为自己从小不喜欢被约束,在成为班主任之后,便将“自由”注入进班级管理之中,通过项目制管理,让每一个学生做自己的CEO。
她为自己的“蜗牛班”设计了蜗牛职业梦工厂,通过“蜗牛职业转盘”,定期轮岗班级公共岗位,赋能学生多元角色,让所有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班级公共事务,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意识。
不仅如此,她还将项目制管理引入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教会孩子们利用时、空维度分解项目任务,通过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修正)原则,把大目标翻译成小目标,把小目标具象为小任务,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休闲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自身经验,她总结出班主任想要成为好的CEO教练,不仅要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同时,也要清楚界定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平衡外部干预,通过挑战设置创造真实情境,利用团队思维来提升个人素养。
- 班级变成混龄“社区”,我怎样当好48个孩子的大家长?
斯琴 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课程建设中心主任
在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有一个个这样的社会小单元——混龄家庭,每一个家庭由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按照一定比例组成。每个家庭一位成长导师,四个家庭组合成一个大家族。
在混龄家族中,斯琴精心设计了混龄课程,真实而具体,和生活密不一可分,将课程切入所有社区成员的经验结构中。
混龄社区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在这里,学生有接受帮助,有提供帮助,有相互合作,让独生子女有了一种类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机会,弥补了缺乏异龄儿童交往环境的缺陷。在混龄“社区”生活的每一天,他们在一步步迈向未来的那个最好的自己。
- 没了行政班,怎么组织学生?
鲁家钰 探月学院项目教练部负责人
没了行政班,怎么组织学生?鲁家钰认为,首先要理解班级的本质,在工业2.0时代,班级就是给老师提供一个较稳定的管理单元。那么,到了4.0时代,拥有“4C”——即创新思维、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人,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班级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场域,选择跨学科项目管理制模式,相比传统经典的行政班模式,更接近于真实商业世界,也更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跨学科项目管理制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每一个项目要经历7个阶段(预备、立项、任务拆解、调研论证、实施、结项、成果展)。每个阶段,学生都能对这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而且,它规避了时下大热的选课走班制学生日常不统一,管理困难的问题,让学生有了共同目标,也让有相似发展路径的学生自发地汇聚在一起,提升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实践
张万国 重庆市首批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西南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理解了自主管理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不然,孩子长大后也只能成为一个‘巨婴’。”在张万国看来,今天的教育对学生或许存在一种伤害,孩子的每一分钟都被人管住,没有主导自己人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他采取的策略是赋权各位学生,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公民性。
在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他以“四级七部制”的组织机构模式,带领学生进行民主竞选和岗前培训,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同时清楚地告知学生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让其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班级有条不紊地自转起来。
技术的管理可以应用在班级的方方面面,这样班主任就能从繁杂的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做真正的教育。
学生评价新动能
- 重建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李家成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一定程度上,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孩子一天、一个星期甚至是一生。
所以重建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学生是重建评价体系的重要的主体,如何做到?李家成教授认为一是学生期待、理解与表达的声音;二是学生在行动上要作自己的评价者。同时,家校社合作是基础性支持体系——学校支持社区,社区支持学校。
只有把评价放在教育整体变革,学校和班级的家校合作和健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来看,我们才会清晰教育和内涵,教育的宗旨,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与学生发展相关的一系列的教育变革。
- 云谷学生如何做成长规划
曾艳 杭州云谷学校九年级年级组长
如何利用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曾艳所在的云谷学校,孩子们每学期都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学校也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目标,拥有憧憬、拥抱未来的能力。
过程中,她通过蟹老板与小王子的故事,娓娓道来良性评价应该更加注重过程的而非仅仅关注结果,这就要求老师们从神坛上走下来,和孩子们平等、真实地对话,相信并尊重他们,做好学生的支持者、陪伴者和激发者。因为成长是一个渐进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更需要从孩子的立场出发,以陪伴者的姿态,设身处地和孩子一起直面问题,因为有的时候问题不是被解决的,而是被解开的。
在曾艳看来,评价会帮助我们看见一个完整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及教师才更应该帮助学生个性化地设置学习、成长目标,立体诊断,聚焦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全面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 我用“班级货币”撬动了一群初中生的进步潜力
方海东 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二中学
怎么唤醒学生的自主成长?方海东认为系统化的班级生活,是唤醒学生自主成长的核心。他创造了班级货币制度,把金融概念引入班级的座位管理中,让学生在货币流通的基础上进行班级生活。班里所有座位要投标才能获得,并设置有25种消费项目,孩子们手里必须要有货币,才能在班级生活中获得自由,老师无需担心孩子不作为,为了自由,每个孩子必须学会成长。
同时,自创的“因材自教”系统,重构了班级的日常生活。以因龄自教、因性自教育、因层自教、因能自教等特点为基础,以教师的引领为方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自主选择成长资源,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
- 化评价为动力——巴蜀葵班的动态评价故事
代静析 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巴蜀小学
做班主任工作已经25年的代静析,每年开学初布置教室,都会留出一面墙壁作为评价墙。最开始,她和很多老师一样,为每一位学生设置了“雏鹰成长”、“心理评价”等,直到一位男孩在评价墙上一大片空白,让代老师隐隐不安,最终终于探索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游戏闯关评价。
第一步,制定关卡;第二步,寻找成长陪伴人;第三步,一月通关;第四步,过关分享会;第五步,发放装备;第六步,制定新关卡;第七步,成长丰收节。就这样,慢慢地,评价内容从“统一要求”变为了“一人一标准”;评价工具从“普通五星”变为“升级大白”;评价方式从“老师说了算”变为“陪伴人说了算”,评价过程从“总结发星”变为“成长过关分享会”;评价功能,从“要我成长”变为“我要成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 导师制下,我们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滕雪萍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生化团队首席导师
如果把刚入学的高中生当做一颗小树,高中三年,如何“守护”孩子?20年的导师工作中,滕雪萍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基于学生兴趣特长、特点,发展方向,学生自愿原则,青岛二中组建了人文、外语、经济、数学、理工、生化6个MT管理团队。作为生化团队的首席导师,她带领其他导师一起管理班级的大小事务,从清晨到夜晚,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
此外,借助青岛二中十项发展目标,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在品德荣誉、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综合实践、探究创新、优势智能、成长轨迹、自评与他评等九项内容上不断完善自己,给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提供发展平台。
在她看来,分数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孩子高中三年的成长不只有学习,还应该有他们成长的痕迹和记录,这才是送给每个孩子最好的礼物。
- 读懂学生:班主任的评价素养修炼
赵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凯认为班主任评价素养是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和伦理品格。你怎么看待学生,怎么评价学生,怎么影响学生?或许很多有着很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却从未思考过这三个问题。这也就造成了当前班主任评价意识低,不重视;评价知识少,不专业的评价现状。
想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老师们善用班主任素养的三个模块,即评价理论素养、评价方法素养和评价语言素养。评价之前要先读懂学生,而读懂学生需要从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关爱、理解与宽容学生、发现学生的价值并激励他们、帮助学生规划好他们的职业生涯方面着手。
他提炼出班主任评价素养的20字诀——“有自觉意识,平时多留心,多角度分析,要善于积累”。建议老师们可以从树立新的评价观,提升评价理论素养;进行多元化评价,提升评价方法素养两方面提高班主任评价素养实操。
教室赋能新场域
- 建造与栖息——如何让教室成为课程
王云 南京赫贤学校小学部校长
一间教室,最美的物品是什么?一间教室,最有意义的物品是什么?一间教室,最有价值的物品是什么?王云以三个故事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教室是生活的场所,书籍能创造一种文化气息,摆脱平庸,寻找自己;教室是生长的场所,影像记录时间,记录从无到有的成长故事;教室是文化的中心,它需要汇聚成就,形成梦想,以作品证明价值,以榜样指引方向。
现在的教室正从学习空间转向生活空间,学生如何在教室里自由地生长,快乐地学习,找到自己寻求梦想,需要教师打开学生的思维,从小小的教室走出去,破壁而出。说到底,教室不是一个物理的空间,教师必须把这间教室里发生的一切,都放在课程体系中去观察,帮助每个孩子寻找自己未来。
把教室当成一个文化的场所,开始讨论精神层面的意义时,教师便需要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考虑文化空间将提供的一切内容。拥有一个美好的教室,让每个孩子都在其中感受到文化感,受到宣教,这才是最重要的。
- 教室成长史
籍小婷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艺术/技术教师,课程院主任助理
在和教室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中,籍小婷一直在探索,希望建立一种科学的运行机制,让每一个进入教室的学生就像一粒小种子,在生态系统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自由地生长出姿态和能力,获得真实地成长。
她经历了教室变化的五个阶段,乌托邦学院时代,工作室模式时代,网游任务模式时代,游戏化自主学习时代,项目式无边界时代。从最初的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到依靠环境育人,通过调整规则带动整个教室系统的运作,再到拓宽教室的边界,每个过程都让她从中领悟到教室这方天地的真正价值。
在她的眼中,教室的边界不再是四面的围墙,这个地方应该是学生出发的原点和创作的场所,而整个世界,都可以成为学生不断探索的空间。教师需要走出教室,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孩子们的真实需求。
- 双线服务3.0 班级家校协助的秩序建设与系统建构
田冰冰 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
新时期家校关系的建设,破局关键在解决燃眉之急的问题。田冰冰以“家长教育”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升级家校协作系统,推动家校关系健康发展。她认为,学校既要关注家长的教育,又要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建立起双线家长学堂,让学校、家长成为彼此的支持。让家校共同学习成为常态,促进家长群体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实践行动的跟进。
同时,教师既要有问题意识,又要有解题的能力。田冰冰表示,教师要增强对家庭的服务意识,努力读懂家长,聆听他们的真正诉求,破解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家长的真实困境和问题。
- 用视觉重建规则,让每个教育空间赋能儿童成长
周建军 全国品格教育联盟副理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
在教育现场有非常多的“临床”表现,如孩子跟同伴的相处会发生矛盾、班级凝聚力不强、自我的情绪认知不清、不知道怎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而在“冰山”下面是现象背后的教育价值——基于儿童理解、高信任低管控、说理言语行为等等。
针对此,周建军告诉大家,对教育美好的愿景,都是从一些小而美的教育行为的改变开始:
视觉表达基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和问题,比如在学生离开教室,用视觉清晰的步骤告诉学生良好习惯的动作;建立学生内在认同的契约精神,用公约共同设定交往规则;关注学习素养下的思维可视,如在选书的时候怎么选合适的书呢?他用视觉不知给了孩子几个关键——IPICK(“I”我看一本书;“P”目的;“I”兴趣;“C”理解;“K”知道所有的单词)。用品格引领价值取向,用视觉将友善、坚毅、勤俭传达给学生。最后他提到,教育要有留白的艺术,也期待每一位教育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教育的小行动。
- 让教室的个性空间,成为师生成长故事的诗意表达
姚君丹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副校长
在姚君丹看来,人际关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尤其对教师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孩子对情感、公平的感受特别敏锐。她从4个班级小故事讲起,分享了自己与学生们的成长点滴。
教学中,她发现刚进入学校的孩子往往会带着严重的竞争意识,为了淡化这种意识,她带着孩子们以合作小组的方式开展学习,为孩子们设计心爱的角落,堆放心情和情感,与孩子们一起开展PBL研究,浇灌学生们“长出来的领导力”,鼓励孩子们开展“我们合宿吧”,因为她相信,教育也可以在教室以外的地方,发生深度合作。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关注、爱和赞赏,作为老师,需要耐心倾听儿童的心声,带孩子们参加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让老师和孩子之间更为亲近。让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学校之间相互链接,成为彼此的能量场,让诗意的成长,从教室流淌出来。
- 教育,向美而生
郑英 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
从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总结经验,郑英认为,教师想要站好自己这班岗,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因为某种意义上,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活”的教科书,教师的行事及风格,本身就是一种不言之教,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濡染和熏陶。
不仅如此,教育还要懂得成人之美。因为鼓励、呵护是滋养学生自我生长的关键词,而“美”则是唤醒学生、给与学生自信的良方。这就需要老师做到有趣、有品、有情、有思想。教育里,美的资源随处可见,如何利用在课堂以及孩子们身上,需要教师们对教学保持一颗诗心、一颗匠心。
她的班级管理,从不按常理出牌,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她总是从人性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及需求创设情境,用触及学生心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师生相互启迪,彼此成全才能织就了最美好的教育,教育才能向美而生。
班本课程新样态
- 回归生活:素养本位下的班本课程建设
齐学红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已然发生了变化,生活教育从台后走到了台前。其对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既要是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师,也要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因此,齐学红认为,班本课程建设要基于对人的理解,对教育问题的敏感与觉察,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学会在生活中创造教育资源:
1.提高对班级、学生问题的诊断能力,增强班级建设的针对性,提升班主任的智慧领导力;
2.增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的意识与能力,提升班主任的课程领导力;
3.增强团队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班主任的道德领导力;
4.从班主任一人负责制走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 生涯体验课程
万勇 重庆市中小学生涯规划指导专委会专家,重庆外国语学校生涯规划
教育中心负责人
2018年,万勇有一个机会申请当高中的班主任,参与现在正在进行的新高考改革。而对于这样的一个班,他赋予它一个新的名字,叫生涯规划的试点班,将生涯辅导的课程写入了班级宪章的必修课程,以班级的集体活动的形式来展开。
比如他带领班上的同学去设计了一系列的班干部入职培训的课程,包括怎么样做一个优秀的班干部,什么叫职责?当班主任不在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如何去带动后进生一起向前发展,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性等等。通过这样的课程,把班干部岗位的设置,变成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同时也把职业发展的思想融入了班干部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当中。
于此同时,他致力于引进各种资源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把学生变成自己成长的主人,老师和学生共同编织生活,创造更新的生命。
- 班会成长课程的构思与实践
林甲景 全国十大课改教师,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副校长
林甲景始终相信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而目前,德育教育大多表现为抽象主义和形式主义,这就会让学生体验了德育课之后,那些社会化场景、课程设计并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内心,而仅仅停留在意识表面。基于此,他开始思考如何让德育课变得更美。
实践过程中,他找到“电影”这一桥梁,通过情节性结构、人物性结构、直线性结构和比较性结构四种问题结构方法,通过抽象话题形象化、问题设计结构化、活动设计情境化、思考表达割据化的方式,将电影升级为影视德育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建构推广。
电影课上,他循序善诱地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层层剖析,不仅关注人物和情节,还关注事情背后蕴含的哲理,为学生系统梳理各种结构视角,帮助他们掌握结构方法论,并通过结构读懂电影、启蒙自己,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格内涵,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平添一抹亮色。
- 班级序列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叶德元 全国模范教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育才9年,3个班级,400多个班级活动。叶德元倡导“教育就是玩”,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科学管理班级,共同开创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要学会抓契机做真实的教育,让班级建设活动化,活动常态化,同时,学校要尊重孩子的多样性,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对于学生张扬的个性,学校应该给他们找舞台,找空间,找时间,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去展示自己。在设计、策划、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与孩子共同参与,彼此陪伴,“教育生涯的每一天就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们一起过日子!”叶德元这样说道。
最后,本届班主任峰会特别感谢王维令(成都市双林小学副校长)、周建军(全国品格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学校)、陈琼(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校长助理,成都市优秀班主任)、田冰冰(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四位专家担任学术主持,为现场参会人员带来精彩的点评。
来源:本文根据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班主任峰会内容整理
整理:陈薇、刘锐、蒋玲、田佩
xingjiaoshi@dett.cn
李娜:班级组织变革的现在与未来
曹培杰: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的5种角色
▼ 点击「
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